你好 我的城 | 乘“峰”而上 共话丝路情缘
来源:西安网 时间:2023/09/19 10:35

  

  “灞上烟柳长堤,关中风情广运”“山河眺望云天外,台榭参差烟雾中”,伴随着独具魅力的水生态自然风光,国际友人“走读西安”——乘“峰”而上,共话丝路情缘主题沙龙,走进了被誉为“都市绿肺”的浐灞生态区,来自俄罗斯、意大利、法国、哈萨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40余位长期在西安工作生活的外籍友人,沉浸式回味丝路文化的魅力,感悟中亚峰会的深意。

  

  

  首站西安国际会议中心,是一座以“泱泱中华 唐汇万邦”为设计核心理念的宏伟建筑,从外观到内部无一不展现着大唐盛世的风范和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,外籍友人们一边参观一边聆听中国-中亚峰会的故事,仿佛峰会盛景历历在目。而在中国与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植的友谊林前,大家纷纷合影留念,其中就包括一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柔美,看着眼前的6棵石榴树,使她对中国—中亚关系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期待。

  

  吉尔吉斯斯坦籍留学生 柔美:我是从吉尔吉斯斯坦来的留学生,来这里我很高兴,因为这树是我们国家(种下的)树,我们两个国家可以在一起做好朋友,我们的学生和中国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、互相学习。

  

  

  随后,外籍友人们登上了西安世博园内的文化标志性建筑“长安塔”,俯瞰浐灞生态区美景。近年来,浐灞生态区完成了从垃圾遍地、沙坑遍布、荒草遍野到全域生态化、全域旅游化、全域风景化的蜕变,营造出“水在城中、城在水中、水城共融”的景观氛围,不仅再现了灞上风情,也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会客厅,拥抱着八方来客。

  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 刘月:我很高兴来西安学中文,感受中国文化,毕业后我想当一名中塔文化交流的使者。

  

  以“颜值”促“产值”,浐灞生态区还实现了“水岸景观”向“水岸经济”的转变。光是华夏文旅(西安)度假区的《驼铃传奇》每年演出近400场,成为了“爆款”文旅项目,而这场“会跑的实景演艺”不仅让外籍友人们一饱眼福,而且沉浸式体会到“丝绸之路”的文化传奇。在随后举办的沙龙分享会上,大家围绕“乘‘峰’而上,共话丝路情缘”主题,就后峰会时代,西安积极落实峰会成果,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等主题纷纷发言交流。

  

  克罗地亚女演员 Vitomira Loncar:我觉得这个友谊林是有意义的,和而不同,一起合作,一起共处,不同的文化去合作一个新的更好的世界。

  长安塔下,友谊林深深扎根,续写千年友谊;灞渭河畔,“钢铁驼队”满载货物,驰骋新丝路。通过这次的主题沙龙,许多外籍友人对西安有了更立体的了解,对中国-中亚峰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对“一带一路”美好愿景充满了期待。

  

  

  吉尔吉斯斯坦籍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 叶丽娅:我的老公就是西安人,他就是临潼的,所以对于石榴我肯定尝过也吃过,经常吃,所以我们觉得这次的中国-中亚峰会的重大意义就是各个国家一起团结,然后一起和平发展,就是跟石榴的每一个籽一样,我们一起团起来,一起做大“一带一路”。

  哈萨克斯坦籍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索菲娅:现在中国的汉语在中亚特别流行,所以有很多外国留学生,中亚的留学生愿意来到中国上学,中国的很多大学都愿意在中亚开分校,所以我觉得未来将会有大的发展。

  伊朗籍 Mahasa 研究生:今天我和我的朋友非常享受这个活动,今天参加的活动非常精彩,非常奇妙。

  法国籍 菲利普 陕西师范大学外教:我们法国巴黎有塞纳河,你们(西安)有灞河、浐河、渭河,旁边真的都很漂亮,感觉很不错。

  

  此次国际友人“走读西安”主题沙龙活动,是继古城发现之旅、乡村体验之旅、盛唐穿越之旅等奇妙旅程后的又一次人文交流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。在陆上古丝绸之路起点、“一带一路”再出发之地,国际友人“走读西安”主题沙龙通过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,让“跨越山与海”的身影融入西安这座千年古都,让“携手创辉煌”的故事成为更多人了解西安的窗口。今后,国际友人“走读西安”主题沙龙还将定期开展,鼓励更多的国际友人关注西安,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,在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,共同书写崭新乐章。

编辑:王嘉

@2000-2022 西安网 版权所有